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是怎么评价稿件“学术性”的? | 社会科学报

秦开凤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学术性通常是学术期刊选稿用稿时考量的基本指标,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学术”及“学术性”,则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原文:《学术性:学术评价的“第一道关”》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副主编 秦开凤


学术性是哲学社科话语体系的重要导向


学术期刊选稿、审稿、编稿、用稿的过程和标准,是成果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推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有6430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占近一半,每年发表学术论文几十万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论文出产大国。其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成果,但整体来看,学术期刊论文水平仍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有专家无大师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很多,比如浮躁的学风、单一的学术评价等。但毋庸讳言,其中很大程度上也与期刊在选用论文时对“学术性”标准的理解、把握的差异有关。

  

学术性通常是学术期刊选稿用稿时考量的基本指标,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学术”“学术性”,则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由此导致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出现不同的用稿倾向与风格。比如,有的把学术性等同于专业性和理论性,有的把学术性理解为论文格式、文献引证的“规范性”,有的把社会科学的学术性看成是以自然科学为标准的抽象性、数学性,等等。

  


从字面上看,“学”是指学问、学科、治学,“术”是指技术、方法、规范。《辞海》对“学术”的释义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学术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成果、思想、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如果说“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概念、观点、理论和方法,“学术性”则是学术研究过程中渗透始终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品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标准,首先应当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地位。


学术性并非简单等同于专业性和理论性


学术期刊选稿用稿实践中,一种倾向是把学术性等同于专业性和理论性。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因为学术是在专门性的学科范式内进行的带有理论分析或理论归纳的科学研究成果及其过程,专业性和理论性自然应是构成学术性的核心要素。然而,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专业性和囿于学科的理论性,只是在某专业既有理论框架学科范式之内的成果和表述方式被认为具有学术性,但是把跨越学科局限的新观点或新表述一概视为“非专业”而排除在外,就未免有些狭隘。简单化地认为学术性强就是指专业性、理论性强,容易把“理论性”与“创新性”割裂开来,把“学术性”和“思想性”对立起来。

  


理论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本意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特殊中发现一般。然而不难看到,一些故作高深的“理论性”成果却走向反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众所周知的常识现象冠以云里雾里貌似复杂的论证,以普通公众看不懂为“理论性强”的标准。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性问题,而是牵涉到学风是否端正的问题。

  


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学术史都表明,创新的思想观点往往产生于跨学科的领域。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不同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范式。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方法,超越了“专业性”限制,提供了不同学科领域普遍适用的理论和方法原则,展现出与时俱进、开放发展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应当是成果评价中判断“学术性”强弱的重要标准。


学术性应当摒弃形式主义


学术期刊选稿用稿实践中,另一种倾向是把学术性理解为论文格式、文献引证的“规范性”。一种典型的表现是,筛选学术论文首先看其结构是否符合“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的“洋八股”模式。这种模式常被视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必须遵循的“学术规范”,也被部分学术期刊奉为论文格式、表述形式的基本标准。应当指出,作为学生学习进入科研领域的基本训练,要求其并遵循严格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无可非议。但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肯定不能只停留在初学者的练习层面,满足于用既有理论去描述、解释一些常识性问题,陷入低水平重复。

 

 

相比注重实验方法的自然科学研究,人文学科则往往需要依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文献引证。为什么强调参考文献?文献梳理是对前人的肯定,更是为了把握学科的前沿和自身的位置。绝大多数研究不可能从零做起,学术性绝对离不开历史的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借鉴人类一切文化优秀成果,一方面我们要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注重民族性和继承性,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性的体现。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累了深刻的东方智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是学术创新的丰厚基础和肥沃土壤。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把参考文献看得比自身观点和内容还重要,甚至以有无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多寡来判定成果的学术性高低,则是本末倒置。

  


许多期刊责任编辑由于长期的编辑经验积累,在评阅一篇文章时,常常看的论文要素是题目、摘要和参考文献以及结构等。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绝对化,不能认为题目好,文章就好;当然也不能以参考文献都是本专业内的前沿论文就简单地认为作者掌握了前沿动态、熟知了该领域等。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根本还是在于内容是否有创新,或观点新、或理论新、或方法新等,形式是否完美则是相对次要的因素了。但反观大量论文,只重形式,缺乏创见、没有思想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与期刊选稿用稿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有很大关系。早在大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就曾专门撰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反对本本主义》。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学术评价标准,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术规范”。


学术性不是外在的数学形式


学术期刊选稿用稿实践中,还有一种倾向是把社会科学的学术性看成以自然科学为标准的抽象性、数学性。“数学性”被很多人用来作为判定一门学科、一项成果“科学性”程度的标准。无论什么学科、什么问题,都要求“用数据说话”,一篇文章、一项成果如果没有引入数据图表、数学模型,就认为没有科学性,当然谈不上学术性。这样的认识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中普遍存在,反映在期刊用稿选稿上,有些期刊对没有量化的研究直接拒稿。

  


做学术,就是搞科学研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性就是科学性。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得益于追求精确、定量的数学应用,概念的符号化、理论的定量化是其显著特征。然而,科学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数学形式,更在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怀疑批判的内在精神。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自然科学诞生和大发展时期,吸纳了当时人类文明最先进、最优秀的成果,是科学精神的典范。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评价学术成果,就要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批判精神之所以“最可贵”,盖因其现实中稀缺,更未能纳入到“学术性”评价标准。“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批评的这些现象,可以说与期刊学术评价导向不无关系。

  

学术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不断发展的概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学术评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学术性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负有把好学术评价“第一道关”的责任。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5期第5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人工智能时代:全球学术话语权,我们“抢定了”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中国学难出“学术大家”?我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希望!

观点 | 张福贵:反思学术,我们该怎样学术创新?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